11月5日下午,软件工程教研室在文友楼301智慧教室开展机器学习课程建设分享活动。潘登老师围绕华为产学研项目申请、国产软件进课堂项目推进及机器学习教学思政创新思路三大核心内容,展开深度分享与实操指导。
一、华为产学研项目:多领域资源赋能课程建设
潘登老师详细解析华为产学研项目,介绍该项目在ICT学院、HarmonyOS、数据通信等领域,可为课程建设提供数万元不等的经费支持及配套技术资源。同时明确项目建设要求,需围绕新工科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方向推进,完成教学材料输出、课程授课实施、赛事培训组织等任务,为教研室对接优质资源、落地课程建设提供清晰路径。

二、国产软件进课堂项目:明确阶段目标,推动国产技术教学落地
针对国产软件进课堂项目,潘登老师梳理出“申请 — 考证 — 结题”三大实施阶段,并逐一说明各阶段关键注意事项。该项目可申请AI、鸿蒙、计算、华为云等多个技术领域,结题核心要求为指导学生完成ICT学院在线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而“需考取初级证书”是项目推进的核心难点。此分享为课程实践环节明确了实施目标与落地步骤。

三、机器学习教学思政:三维融合,注入育人温度
在机器学习课程思政创新方面,潘登老师提出特色融合路径。融入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理念,将机器学习理论学习与“知行合一、逆天改命”的思政内涵相结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明晰其对个人成长与命运突破的重要意义;结合中美技术竞争背景,凸显国产技术自主创新在机器学习领域的战略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技术担当意识;从语言学视角探索数据与人文的交叉融合,为课程注入思政活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本次分享活动内容详实、视角多元,不仅为软件工程教研室的机器学习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对接与实操指引,更在课程思政创新层面开拓了新方向。参与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分享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华为产学研合作落地、国产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及机器学习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兼具扎实技术能力与深厚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潘登 王超供稿
责编:魏东平 审核:邓安远 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