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课程思政

《物联网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  时间:2022-12-21 14:15:56  浏览:

任课教师或教师团队简介:

《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团队由刘妍副教授、殷超副教授、袁斯昊讲师、周红波讲师和张琴讲师5位专任教师组成。团队教师均从事数年的物联网导论课程教学工作。团队全体主讲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岗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应用研究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高度评价。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物联网导论

课程类型

○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 ○实践类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选修

学时

32

学分

2

教学方式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物联网导论》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担负着系统、全面地介绍物联网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物联网大门的重任。

思政育人理念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明确物联网的知识结构,增强对物联网专业的认知,了解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并为学习后续物联网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思政方面通过补充讲解北斗定位系统的建设过程及战略意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讨论分析华为被制裁事件、国内大数据及云计算的现状、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讨论“大数据杀熟”社会热点事件等,增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树立其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通过科学家、生活、经济社会中的大量物联网事例的引入讨论,宣传我国物联网领域的优秀成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2. 通过物联网课程的系统介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理性分析事物,明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符合的辩证规律,培养学生从不同侧面看待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寻优探索的科学创新能力;

3. 通过上机实验课上的操作练习,掌握物联网的重要研究方向,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超星学习通线上课程空间的使用、班级学生自由讨论课后事件或者热点时事探讨等活动,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和科学决策能力。

三、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章节

专业知识点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式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简单介绍“感知中国”战略构想。该战略构想的提出,跟上了世界主要技术潮流。

介绍 “智慧地球”概念时,补充该思政元素。由老师介绍、讲解,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入。

章节

专业知识点

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式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条形码技术

RFID现状

1.二维码在我国发展迅猛,解析原因。

2.简单介绍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海南航空集团共同研发的世界首个基于RFID技术的航空行李分拣辅助系统。

讲解相关知识点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入,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看待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寻优探索的科学创新能力。

第3章 无线传感网

发展历史

硬件平台

1.国家制定了2017-2019年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智能传感器已经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我们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2.补充介绍目前最先进的供能装置——核电池,我们技术最先进。

由教师讲解介绍我国无线传感网发展的现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第4章 定位技术

定位系统

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

1.补充介绍BDS及其相关发展历程。

2.分析讨论高杏欣破解北斗民码并出卖给美国的事件。

讲解相关知识点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入,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要有不怕苦难,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第5章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1.介绍从第三代移动互联网开始,我国积极参与各类技术的制定并选择三个不同的ISP对不同的技术指标进行实践。

2.讨论分析华为被制裁事件。

讲解相关知识点时,由老师提出问题引入,学生讨论分析,提升学生爱党、爱国的意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综合应用

综合应用

1.发改委于2020年2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讨论分析智能汽车在我们身边的例子?

由教师讲解介绍,学生讨论分析,鼓励学生多了解专业相关动态,积极参与新兴技术与事物。

四、代表性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1:命门需掌握在自己手中——定位技术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引入所学内容

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查看自己的手机,统计有多少服务是基于定位的?讨论没有定位系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

➢ 导入新课,讲解定位技术的知识

(1)学生总结。

归总我们日常中常见的基于定位的APP。分析类别,凸显定位的重要性。引出所授定位技术的课程。

(2)教师讲解。

①教师讲解定位的分类。

②教师讲解卫星定位的原理。介绍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系统组成。

③补充介绍已建成的全球定位的种类。调查提问,是否有必要建设北斗系统?介绍北斗卫星系统并讲授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插入一个小故事:高杏欣破解北斗民码并出卖给美国,该民码本身未加密本应公开

讲述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曲折经历

90年代末,考虑到北斗系统的巨大投入压力,中国试图加入开放的伽利略系统,带入技术的同时入资2.3亿欧元。最后却发现得到的数据精度甚至不如一分未投的印度。随着2005年德国总理施罗德退隐,2007年亲美的萨科齐上台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发生,中国于2007年发射北斗一号的第四颗卫星,标志着北斗计划的重启。通过北斗一号实验卫星的研究,科技人员表示我国在电子钟、发动机方面存在短板。




图1定位技术部分课件截图

➢ 总结分析

(1)定位系统目前比较成熟和先进的是卫星定位,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强调户外卫星定位的重要性;室内精确定位迫切却难度大,急需突破。

(2)通过对定位的原理与方法的讲解,讨论分析在理论如此清晰的情况下,为何室内精准定位难以普及?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总结定位的方法与定位的原理。

➢ 教学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些思政内容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同学们热烈讨论,均给出了积极反应。见课堂讨论统计图。

(2)应当不断完善教师自身思政素质与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自觉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法治理论、职业伦理等内容,丰富自身的思政素质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不断保持课堂的新鲜与活跃。

                                                 图2学生课堂讨论结果截图

教学案例2:功名只向马上取——移动互联网

教学过程:

➢ 创设情境,引入所学内容

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查看自己的手机,看看自己用的是4G还是5G服务?提问:为什么要叫4G,5G?

➢ 导入新课,讲解移动互联网的知识

(1)学生总结。

绝大部分的同学使用的是4G,部分同学使用的是5G。讨论分析,为什么存在这种现象。引出所授移动互联网的课程内容。

(2)教师讲解。

①教师讲解移动通信发展史。

②教师介绍第五代移动通信。介绍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特点、主要技术和目标。

补充介绍为什么5G技术到现在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引出“孟晚舟事件”。

讲述5G的重要性,讨论其重要价值

毫无疑问,中国的技术攻势对美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5G技术处于正在形成的未来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到2025年,以5G为动力的工业互联网可能创造23万亿美元的新经济机会;中国已经偷偷抢滩,现在5G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华为现在是除北美以外所有大陆的领先供应商,而美国没有设备供应商;未来几年内,5G全球版图和应用主导地位格局将成。5G依赖于一系列技术,包括半导体、光纤、稀土和材料,这些基础技术中国已经全部国产化。中国领先会让美国失去制裁的权力。




图3部分课件截图

➢ 总结分析

(1)移动互联网不仅是物联网中物物互联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本身包含了宏大的技术体系和大量不断发展的技术。

(2)通过对5G的讲解,强调5G技术重要性及其影响力。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总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以及关键技术。

➢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当,教学案例新颖,可预见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些时政内容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积极活跃,同学们热烈讨论。见讨论内容截图。

(2)在授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先进思想文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关心时政、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不断进步,才能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目标。








  1.  

  1.  




  1.  




  1.  



  1.  
















图4学生课堂讨论内容截图